动物们变成爱人
爱人最后沦落为亲人们
我们只能在爱时候悲伤
在爱时候如丝般迷惘
快别让我 快别让我 快别让我颤抖
快对我说 快对我说 快对我说爱
直到自由像海岸线一样
随潮汐冲散 什么都自然
动物们变成爱人
爱人最后沦落为亲人们
我们只能在爱时候悲伤
在爱时候如丝般迷惘
快别让我 快别让我 快别让我颤抖
快对我说 快对我说 快对我说爱
直到自由像海岸线一样
随潮汐冲散 什么都自然
快别让我 快别让我 快别让我颤抖
快对我说 快对我说 快对我说爱
直到自由像海岸线一样
随潮汐冲散 什么都自然
一直以来,海水鱼因其营养丰富和味道鲜美而被视为一类优质食材。烹调海水鱼的方法非常之多,煎炒烹炸都能将其制成美味佳肴。在众多的烹调方法中,号称能够最大程度保留海水鱼营养成份以及新鲜口感的生食,在近些年逐渐流行了起来。
只是,生食少了烹煮环节。人们不禁要问,那些本可以被高温处理杀死的寄生虫和细菌是否会增加生食海水鱼的风险?
关于生食海水鱼与感染寄生虫病之间的关系,有这样一种说法:寄生虫无法生活在海水中,因此海水鱼体内没有寄生虫存在。只要注意厨具和餐具的卫生,生食海水鱼不必担心寄生虫的问题。
然而不幸的是,这种说法并非事实。
虽然无法确切考证到这一说法的出处。大致推测,这个说法可能的依据是一些生活小常识中提到浓盐水可以用来杀死某些寄生虫卵,于是有人就此认为寄生虫无法生活在高盐度的海水中。只是,产生这种想法的人也许不知道,“寄生虫”这个词泛指所有寄生在另一种动物(称为宿主)身上并且对宿主造成损伤的生物。这类生物的种类非常繁杂,生活环境和宿主更是各不相同。虽然确实有些寄生虫无法生活在海水环境中,但是寄生在海水鱼体表或者体内的寄生虫却不在少数。应当说,和其他动物一样,几乎每条海水鱼都会被寄生虫感染。目前已知的海水鱼寄生虫种类很多。由这些寄生虫引起的鱼病,诸如:刺激隐核虫病,粘孢子虫病,海盘虫病等等,是海水鱼养殖中需要常常面对的头痛问题。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海水鱼是否能被寄生虫感染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寄生虫会不会通过生食这条途径最终感染人?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介绍一对专业术语:中间宿主和最终宿主。
寄生虫的一生中,它们常常需要寄生在不同的动物身上。寄生虫在幼虫阶段所寄生的动物,称作中间宿主。之所以叫中间宿主,是因为寄生虫需要利用这一类宿主作为中间媒介,去感染它们的终极目标-最终宿主。在最终宿主身上,寄生虫由幼虫成长为成虫,或者通过有性繁殖完成传宗接代。
感染人的海鱼寄生虫相对淡水鱼而言,确实要少一些。但是这和盐度无关,和温度关系更大些。海水的温度偏低,所以能在37度存活的海鱼寄生虫就不是很多。在海水鱼所携带的寄生虫中,有一部分是将海水鱼作为它们的最终宿主。这类寄生虫由于所要求的生存环境与人体环境差别较大,影响人体健康的可能性很小。还有一些海水鱼寄生虫只是将海水鱼作为中间宿主,而它们的最终宿主是海洋哺乳动物,例如:海豚,鲸类,海狮等等。这类将海洋哺乳动物作为最终目标的寄生虫,常常有能力感染同为哺乳动物的人类。在这些危害人体健康的海水鱼寄生虫中,以异尖线虫(Anisakis)最为臭名昭著。
异尖线虫(也被称为海兽胃线虫),顾名思义属于线虫寄生虫。在分类学上,异尖线虫与“知名度”颇高的蛔虫属于一个目,但是不同科,异尖线虫被单独列为异尖线虫科。异尖线虫是一种全球分布的寄生虫,世界各大海域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虫迹”。被异尖线虫感染的海水鱼种类颇多,其中包括了很多食用鱼,如三文鱼、大马哈鱼、金枪鱼、海鲈鱼、鳕鱼、带鱼、海鳗、石斑鱼、鲱鱼、真鲷等等。此外,不属于鱼类的乌贼也是异尖线虫的宿主之一。在海鱼的体内,异尖线虫逐渐发育成为具有感染性的第三期幼虫,然后通过海鱼被吞食这个过程进入海洋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内。相较于海洋哺乳动物这个最终宿主,人类并非异尖线虫的最佳寄生环境。在人体内,异尖线虫的第三期幼虫无法继续发育成为成虫。但是,单单这些幼虫就已经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异尖线虫造成的病症根据发病机理可以分为两种:急性和过敏性。
急性异尖线虫病是由大量活虫进入体内所造成。这些活虫钻入人体组织中,造成组织肿胀、出血甚至炎症,进而使患者出现恶心、腹痛以及呕吐等症状。由于在食用生鱼的过程中不太可能一次性吃入如此大量的活虫,急性异尖线虫病的病例非常少见。但并非不会发生,因为在自然界中确实存在被大量异尖线虫感染的海鱼。曾有报道,研究人员在一条鳕鱼身上分离出800多条异尖线虫幼虫。
有时,人们会误食少量的异尖线虫幼虫。这些幼虫最终会钻入肠道,进而死亡。这个过程也许不会带来严重的症状,但却在人体中形成了一个免疫原。当同样的人再次误食异尖线虫时,由于免疫反应,人体会发生高强度的过敏反应。与急性病相比,过敏性异尖线虫病的危害更为严重,发生率也高出很多。
异尖线虫普遍存在且威胁人体健康。一些比较特殊的鱼肉食用方式,例如生鱼片,用生的鱼内脏或者乌贼制作凉菜,或者腌渍鱼都有可能引起异尖线虫病。因此,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早已出台了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法规,规定鱼肉必须预先处理以杀死异尖线虫的幼虫。
杀死异尖线虫最有效的方法是高温,在60度高温下,异尖线虫幼虫只能存活不足1秒钟;在45度下,幼虫的存活期也不过是8分钟。相比之下,异尖线虫幼虫对低温的耐受力要强不少,在4摄氏度度条件下,幼虫可以存活超过8个月。即使在零下20度的冷冻条件下,幼虫也可以存活10个小时。但是为了保持鱼肉的食用价值,目前仍然以冷冻法为主杀死异尖线虫。美国FDA规定鱼肉必须在零下35度冷冻15个小时或是零下20度冷冻7天后才能食用,而欧盟的标准则是零下20度冷冻超过24小时。冷冻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了异尖线虫病的发生率。但是,由于对鱼肉“新鲜口感”的极度追求,海水鱼消费大国日本并没有规定采用冷冻法处理鱼肉。结果,仅在1990年之前,日本就已经发生异尖线虫病16000多例,而同期世界其他地区的报告病例仅600多例。应当说,“新鲜口味”的代价很高。
在我国,出于对异尖线虫病的重视,国家曾经组织过十几次对海鱼感染异尖线虫情况的专项调查。在我国海域内,共计150多种海鱼曾被发现感染了异尖线虫。可以说,在我国海域内的海鱼普遍感染异尖线虫。但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食用国产海鱼造成异尖线虫病的报道。这可能与中国人食用海鱼的烹调习惯有关,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产海鱼所携带的异尖线虫多为非致病种。预防异尖线虫病,我们应当更多留意进口海鱼或者是在某些地区旅行时的生鱼食物。
另外,有一类被称为隐孢子虫的寄生虫其实也在海鱼和海洋贝类中被大量发现。美国加州和墨西哥湾地区都有这方面的调查结果。隐孢子虫的卵囊生存能力超强,可能通过人和动物的粪便污染整个水体,包括海水。然后人在食用带有隐孢子虫的海鲜时,胃酸把卵囊融开,寄生虫就出来做怪了。隐孢子虫对普通人而言,问题不算太大,常见反应也就是拉肚子。但是对免疫系统有缺陷的人,隐孢子虫是可能致命的。随着艾滋病人的增加,这个寄生虫的受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了。
在品尝日式鱼生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配上一些酱油,醋以及芥末一起食用。有人认为这些调料对寄生虫和细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只要配上这些调料,就可以不必担心寄生虫问题了。也有人认为,在食用鱼生的时候喝些白酒就能确保安全了,因为寄生虫会被白酒中的酒精杀死。那么这些调料和白酒是异尖线虫的克星吗?让我们一一分析:
酱油
作为一种有能力在海水中游动的寄生虫,异尖线虫对高盐分的耐受力非常出色。在33%的盐水中,异尖线虫第三期幼虫可以存活超过8天。因此,期望含盐量较高的酱油来杀死异尖线虫是不太现实的。有研究结果称,异尖线虫幼虫可以在酱油中存活至少11个小时。
醋
异尖线虫幼虫对于酸的防护能力也不弱,毕竟它们的生活史要求它们能经得住动物胃液的“考验”。在人工胃液的测试中,异尖线虫幼虫存活期超过10天。也有人直接测试了异尖线虫幼虫在醋中的存活时间,结果是超过100个小时。
芥末
有研究结果称芥末汁有杀死异尖线虫幼虫的能力,只要达到一定的浓度和时间,就可以杀死100%的幼虫。这个结果乍一听非常正面。但是仔细看看数据,所谓的一定时间是指45-50分钟。在现实生活中,恐怕很少有人会用大量芥末涂抹在鱼肉上,然后等将近一个小时再食用。且不说对耐心是一个考验。光是对鱼肉味道的影响,恐怕就很难让人接受。
酒
白酒中的酒精杀死寄生虫,听上去颇有科学依据。有研究报道称38度和50度的白酒,可以在24分钟和15分钟内杀死异尖线虫幼虫。这个时间比起芥末来要短了不少。问题在于,白酒是用来喝的,没有人会将鱼肉浸泡在白酒中然后食用。白酒与鱼肉在口腔和食道中的亲密接触,几乎不可能长达15分钟。而一旦进入胃中,白酒的浓度自然会被大大稀释。此时的白酒是否还具有杀死寄生虫的能力,让人表示怀疑。
所以,调料和白酒其实对于寄生虫的杀灭作用非常有限,更多地是用来调节口味和用餐情趣。
综上所述,**能感染人的海水鱼寄生虫普遍存在,食用高温烹调或者事先冷冻处理过的鱼肉是防止寄生虫病的有效手段。**如果一定要追求那种未经处理的鱼肉的新鲜口味,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芥末酱油香醋白酒之上。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有生食鱼肉的经历,以防寄生虫病被误诊为胃病或者肠道疾病,耽误治疗。
参考文献
http://www.dpd.cdc.gov/dpdx/HTML/Anisakiasis.htm
美国疾控中心对异尖线虫及异尖线虫病的介绍
《我国大陆沿海海鱼感染异尖线虫调查数据统计分析》阮廷清
《东海鱼类异尖线虫感染调查及其幼虫对青芥辣的耐受研究》 叶丽萍等
《简单异尖线虫幼虫对调味品、抗蠕虫药和中药的耐受试验》马宏伟等
《摄食海鱼与异尖线虫病》黄维义
《浙江省舟山渔场鱼类异尖线虫感染现况调查》张均和等
《Sushi Delights and Parasites: The Risk of Fishborne and Foodborne Parasitic Zoonoses in Asia》Yukifumi Nawa et.al.
本文修改版已发表于 果壳网 健康朝九晚五主题站 《海鱼有虫,生食小心》
[](//www.douban.com/recommend/?url= "+encodeURIComponent(document.title);window.open(u,")
[![新浪微博分享](http://dmml.nu/wp-content/plugins/rss-poster/cache/17660_t.sina.com.cn)](//v.t.sina.com.cn/share/share.php?title= "+encodeURIComponent(document.title)+")
[](//www.google.com/reader/ui/link-bookmarklet.js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share.xiaonei.com/share/buttonshare.do?link= "+encodeURIComponent(document.title);window.open(u,")
[](//www.kaixin001.com/repaste/share.php?rtitle= "+encodeURIComponent(document.title.substring(0,76))+")
[](//shuqian.qq.com/post?from=3title= "+encodeURIComponent(document.title)+")
[![](http://dmml.nu/wp-content/plugins/rss-poster/cache/5cc19_baidu.gif)](//cang.baidu.com/do/add?it= "收藏到百度收藏")
[](//sns.qzone.qq.com/cgi-bin/qzshare/cgi_qzshare_onekey?url= "+encodeURIComponent(document.title),")
<!–
...
Rackspace recently published a nice infographic on the evolution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It starts with FORTRAN and COBOL and runs through Ruby on Rails (which, yes, is a framework and not a language).
Unfortunately, it omits such influential languages as Lisp, ALGOL 60 and Smalltalk. But including every important language ever would make for a pretty long infographic.
Guns, cigarettes, shootings…it’s your everyday gangster movie! Except sadly um, this is real life. Rachel Avila, a 30-year-old mother, tried to light her cigarette with a gun but instead, had the bullet ricochet off the ground and hit her daughter.
To be fair, because the gun, a derringer style .22, was so small, Avila thought it was one of those novelty lighters when she found it. Okay, to be fair, it doesn’t change the fact that she’s still a little loopy in the head. According to the news report:
...
来源:中青在线
俄罗斯“复仇者”归来
本报特约记者莫风
一起空难让俄罗斯建筑工程师维塔利刹那间失去了爱妻和一双儿女。面对试图推卸责任的航空调度公司,愤怒的他跨越国境,到瑞士手刃失职的调度员。
他对妻儿的挚爱,让无情的司法制度为之动容,轻判他8年监禁。入狱3年后的2007年11月12日,维塔利被提前释放回到俄罗斯。
莫斯科的夜晚,寒冷的空气中充斥着潮湿的气息。空旷的街道上,稀疏的路灯发出惨白的光。尤里·卡洛耶夫推开住所沉重的铁门,家人鱼贯而出。片刻后,一辆小汽车卷起地面上的泥水,朝多莫杰多沃机场驶去。一路上,不断有车辆汇集而来,大家要把维塔利·卡洛耶夫接回家。11月12日夜,整个俄罗斯注视着多莫杰多沃机场,注视着被称为“复仇者”的维塔利·卡洛耶夫的回家之路。
1.让人心碎的午夜
“维塔利是个善良的建筑工程师。”在俄罗斯北奥塞梯首府弗拉季高加索,熟悉他的人都这样说。拥有贤惠的妻子,养育着一双儿女,生活富足……在维塔利看来,这样的生活足够了。然而,一个让人心碎的午夜,让这样一位彬彬有礼的中年男子跨越国境,制造复仇血案。
2002年7月1日晚,俄罗斯巴什基尔航空公司的一架图154客机,正向目的地西班牙巴塞罗那飞去。这架飞机上的主要乘客,是一群准备去度假的俄罗斯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飞机上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不过现在,飞机上安静下来了,经过几小时的飞行,孩子们有些疲惫,窗外的夜色成了催眠剂。维塔利的妻子斯韦特兰娜,照顾着两个孩子,11岁的儿子康斯坦丁和4岁的女儿季阿娜已经进入梦乡。斯韦特兰娜和儿女此行的目的,是去看望正在西班牙工作的维塔利。
此时,在瑞士苏黎士空中管制中心,值班的航空调度员彼得·尼尔逊正在两个工作台之间巡视。另一位同事临时离开,他不得不来回照应。
当晚23时29分,德国慕尼黑管制中心把对这架客机的管制权,移交给瑞士苏黎世管制中心。6分钟前,一架属于敦豪公司的波音757货机,获准飞往德国斯图加特。
“BTS2937(图154的航班号),立即下降高度。”当晚23时34分,彼得·尼尔逊觉察到碰撞危险后,慌忙向图154航班发出指令,图154航班随即降低高度。但彼得·尼尔逊没有注意到敦豪货机同时向控制台发出的下降报告。43秒之后,在德国和瑞士交界的博登湖上空,两架飞机相撞。
2.他要让责任人谢罪
噩耗传来,维塔利失魂落魄地赶往坠机区域——博登湖的德国一侧。他是第一个赶到那里的遇难者家属,由于没来得及与现场指挥部门沟通,负责现场保护的警察拒绝让他进入警戒区域。本来能讲德语的维塔利,语无伦次地哭喊着、挣扎着往里闯,直到德国警察意识到他是遇难者家属。
目击者这样形容这起事故:“两个巨大的火球从天上掉下来,很多燃烧着的物体甚至尸块也这样掉下来。”飞机残骸和遇难者的遗体分布在大片的区域里,维塔利在救援人员的陪伴下,艰难地挪动脚步。当他们找到维塔利4岁的女儿季阿娜的遗骸时,维塔利几乎崩溃了,甚至失去了看妻子最后一眼的勇气。
事故发生后,瑞士苏黎士空中管制中心称,图154客机的飞行员对降低高度的指令反应迟钝,导致客机同货机相撞。空管中心所属的空中导航公司透露,他们曾多次要求图154降低飞行高度,但飞行员对此置之不理。当它终于下降时,迎面飞来的货机也开始下降。空中导航公司地区控制中心的负责人在记者招待会上称,瑞士导航员彼得·尼尔逊具有多年的导航经验,他当时“正确地启动了正常的躲避程序”。
但是,俄罗斯和德国方面的调查报告对此并不认同。维塔利逐渐从痛不欲生中摆脱出来,要为妻儿的死讨个公道。维塔利数次找到瑞士苏黎士空中管制中心,对方的态度从置之不理转为试图破财消灾。这让维塔利相信,事故是“人为”的,他决心让责任人谢罪,为家人报仇。
3.从受害者变成罪犯
2004年2月24日傍晚,苏黎世郊区克洛腾镇列巴维戈大街26号门外,来了一个中年男子。“我想找彼得·尼尔逊。”通过门口的对讲机,尼尔逊太太知道来人要找自己的丈夫。“彼得,门外有人找。”尼尔逊太太上楼让丈夫出来接待客人。不多时,尼尔逊太太听见门口传来争吵和打斗声,当她从楼上跑下来的时候,发现丈夫倒在了血泊中。
随后赶到的医生证实,彼得·尼尔逊身中数刀身亡。警察迅速封锁了小镇。当年2月25日,瑞士警察在苏黎世的一家酒店里抓获了正准备乘飞机返回俄罗斯的48岁的犯罪嫌疑人维塔利,并在他身上搜出了包括彼得·尼尔逊在内的瑞士空管人员的资料。
面对警察,维塔利很平静,他表示自己做了该做的事情。得知尼尔逊太太和孩子们更换了住所时,维塔利平静地表示:“我不会去伤害他的妻子和孩子,因为过错是他一个人的。”
4.“拷问心灵”的庭审
为妻儿报仇的维塔利,得到了俄罗斯人的普遍同情,人们发起了一场解救维塔利的运动,甚至向外交部门施压,希望政府出面为维塔利说话。
俄罗斯官方于是通过多种渠道与瑞士政府和司法部门沟通,希望将维塔利引渡回国接受审判。不过,瑞士司法机构没有同意。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瑞士检察机构以“蓄意谋杀罪”正式向瑞士联邦法院起诉维塔利。
2005年10月26日,法院宣判了此案。这天,法院的旁听席上坐满了人。德国一家报纸用《对心灵的痛击》为题,记录了宣判前法官和维塔利的对话。
“这个不幸事件重创了你的生活。你说过,它把你的生命推到了尽头。是这样吗?”
“是的。”
“你亲自鉴别了自己孩子的遗骸?”
“我的孩子是遇难者中最小的,他们的遗骸几乎不用鉴别。”
“那你妻子的呢?”
“我没有能力再看她一眼。”
“控告中指出,为妻子和孩子报仇成了你生命中惟一的目标。是这样吗?”
“这是我能为他们做的全部。”
“你曾说,每天早晨,你都要把妻子和孩子的照片拿出来看,夜晚也是如此。是这样吗?”
“是的。”
这时,维塔利出示了一份2003年11月11日的协议,协议由瑞士空中导航公司出具:“空中导航公司决定为事故的遇难者提供额外赔偿,每个遇难的孩子赔偿5万瑞士法郎,遇难的父母,每人赔偿6万瑞士法郎。作为交换,遇难者家属放弃追究本公司的任何权利。”维塔利表示,正是这份协议,促使他在2004年2月来到瑞士,向空中导航公司和彼得·尼尔逊讨个说法。
维塔利向法官和旁听席上的人们讲述了自己与彼得·尼尔逊的那次会面。
“我找到了他,但他不准备为过失承担责任。我拿出了孩子的照片,对他说‘这是我死去的孩子,希望你想一想,如果你看见自己的孩子在棺木中,你是什么感受’。”
“这导致了你的愤怒是吗?”法官问。
“是的。他们居然试图用一纸协议让我出卖亲人的尸体!这绝对办不到!这是对遇难者的亵渎!”
“你为什么要到瑞士来?”
“我要让空中导航公司向我的家人谢罪。”
“你对与彼得·尼尔逊的会面有什么期望?”
“让他道歉。”
“你怎样介绍自己?”
“介绍自己?如果他不知道我是谁,为什么打我,为什么扔我装着照片的信封?当他把我妻子和孩子的照片抛开的时候,我感到妻儿的尸身在坟墓中被翻转,甚至被从棺木里抛出来。”
“当时你做了什么?用刀刺向他?”
“关于这个我不想再说。”
此刻,法庭上沉默下来,可以听见阵阵呜咽声。
5.“复仇者”回家
2005年10月26日,瑞士联邦法院判维塔利“蓄意谋杀罪”成立,判处他8年监禁。今年6月,法院将维塔利的刑期减至5年零3个月。今年11月8日,瑞士联邦最高法院决定提前释放维塔利。
维塔利被释放的消息立刻充斥了俄罗斯主要媒体。11月12日,维塔利的大哥尤里得到维塔利即将回国的消息后,匆忙联络亲朋,准备到机场迎接弟弟。维塔利的姐姐准备好丰盛的家宴,等着弟弟回来。
在从瑞士飞往俄罗斯的航班上,俄罗斯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了维塔利。“我不觉得瑞士人都是坏人,在监狱里我交了瑞士朋友。”维塔利说。俄罗斯电视台还报道了一位瑞士老太太,3年来坚持给维塔利写信,劝他好好活下去的故事。维塔利说:“即使不看发信人是谁,我也知道哪些信是那位老太太写来的,她总在信封的一角画一个金灿灿的太阳,希望我今后的生活永远在阳光下……”
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今年11月12日23时24分,随着闪光灯一片狂闪,眼里噙着泪花的维塔利出现在众人面前。
经过两天的调整,维塔利回到了弗拉季高加索,在下飞机的一刹那,他再次落泪。机场附近站满了迎接他的乡亲。当数不清的人们陪着维塔利连夜来到他妻儿墓地的时候,维塔利第三次流泪了。他把脸贴在冰冷的墓碑上,用有些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墓碑上妻儿的遗像,任泪水流淌。
在维塔利刺杀空管员彼得·尼尔逊的3个月后,博登湖空难调查逐渐落幕,瑞士政府正式向俄罗斯道歉。时任瑞士联邦委员会主席伊奥杰弗·戴斯,在一封公布在瑞士驻俄罗斯大使馆网站上的信中写道:“我代表瑞士联邦委员会向您表示歉意,瑞士方面在这场空难中犯了许多错误。请普京总统放心,瑞士方面将调查事故责任人,并将采取包括刑事诉讼在内的一切措施。”
今年5月在瑞士比拉赫市举行的法院听证会上,空难案的8名被告拒绝承认自己的罪过,将责任推到已经被杀害的调度员彼得·尼尔逊身上。今年9月4日,比拉赫市地区法院确认,苏黎士空管中心所属空中导航公司的4名雇员,在空难中犯有过失杀人罪,其中3人被判处12个月监禁,缓期执行,还有1名被罚款,另外4名被告被宣布无罪。青年参考
(责任编辑:赵健)
一年一度的美国圣地亚哥动漫节再次开展,又有数以千计的动漫迷,cos迷们聚集到了这个海滨城市共襄盛举。今年动漫节将有上千个展区,预计前来现场的观众将会达到13万。不论是参展厂商、影视名人还是普通粉丝,一套完美的cos行头都是出席动漫展的必备。下面就是一些非常敬业的工作人员和非常尽心的粉丝们(via:telegraph.co.uk):
女英雄:
僵尸婚礼:
打扮成超级英雄銀魔的粉丝:
打扮成蒸汽朋克人物的12岁男孩Todd:
打扮成黑骑士的八岁男孩Aiden Best,手中举着的牌子上写到:“将来他必将统治整个星系,但现在他必须打扫自己的房间。”
...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但一座座豆腐渣大桥,是承载不起这个伟大时代的!如果人和制度出了问题,有再先进的科技也白搭。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原因查明:
http://news.163.com/11/0724/20/79OL3OOE00014JB6.html
请忽略以下原链接:
UDG succeeded bidding for design of Zaozhuang Culture and Sports Centre, Shandong. Our proposed scheme was unanimously well commended by the specialists and triumphed in the competition.